BAT等巨头纷纷布局小程序,为企业释放更多流量红利
自从微信在2017年率先推出小程序以后,几乎国内所有流量巨头开始恐慌。在很短的时间里,其他主流流量平台相继支持了小程序,如百度、支付宝、今日头条、抖音、360等。可以看到,2019年起,各大平台都将小程序作为核心战略来推广,除了将最好的流量入口都放给小程序,为小程序提供大量的平台流量红利,甚至还出现了大量的现金补贴。小程序的流量红利也是呈几何级数增长。
那么,对于微信小程序,巨头为什么会如此紧张,纷纷把小程序作为核心战略来推进,并提供最好的流量资源呢?要理解这个问题,需要从互联网的底层本质去分析。我们知道,互联网的本质是内容,而内容分两类:一类是C端内容,一类是B端内容。
先说说C端内容,C端内容也分三六九等:
(1)顶级内容属于熟人社交所产生的内容,这块内容被微信牢牢把控。
(2)次一级属于次熟人社交内容,这块内容目前被抖音、微博牢牢把控。
(3)再下来属于各种开放性内容,在各个垂直领域都被相关平台牢牢占据心智,比如:
● 资讯内容:这块内容基本聚合在今日头条、百度。
● 电商内容:淘宝、天猫、京东、拼多多。
● 视频内容:腾讯视频、爱奇艺、优酷。
● 游戏内容:腾讯、网易。
● 音乐内容:QQ音乐、网易云音乐、搜狗音乐。
● 旅游:携程。
● O2O内容:美团、饿了么。
● 出行:滴滴。
而消费互联网在中国发展的20多年,代表了C端内容在中国发展和竞争的20多年。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充分竞争,可以说,C端内容领域大格局已定。因此,互联网的战役进入了下半场,也就是对B端内容的争夺。而B端互联网本质上就是腾讯创始人马化腾所说的产业互联网。B端互联网,或者说产业互联网,最重要的还是内容之争。
而B端内容最底层的是数据,而数据的载体是云,从这个角度,不难理解为何阿里、腾讯及其他巨头要把云作为其最核心战略来推进。
在数据之上的是展现层的内容。而B端展现层中最优质、最有商业价值的内容,当属每个企业的官方网站。当初,百度之所以能成为PC时代的王者,就是因为他们获取了最优质的B端内容。百度靠的就是两大法宝:标准化的建站工具与爬取内容的技术和机制。
但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,由于受制于技术属性,APP无法提供规模化、标准化的建APP工具,因此,B端内容通过APP实现的路径基本没有成功。但是,移动互联网时代在B端内容的构建上,微信依靠其独到的战略眼光和颠覆性创新占了先手。微信在2013年推出了移动站点的1.0形态:公众号。笔者认为,微信通过公众号这一高招,轻松完成了第一代移动站点的规模化构建工作。大家可以看看,根据微信公布的数据,2018年,就已经有3000多万个公众号。这是什么概念呢?根据统计局的统计,截至2018年,中国的企业注册数是3700万家。而除了少数自媒体人(百万量级),微信公众号的注册主体基本是企业。也就是说,微信通过公众号这个绝妙的战略,帮助中国3000多万家企业完成第一次在移动互联网上建站的壮举。微信很清楚,公众号的好处是足够简单,任何个人或公司都可以轻松注册并完成内容的创作;但弊端也很明显,由于公众号是基于H5的形式,而H5在智能设备上的整体用户体验其实不是最佳的。因此,当微信积累了足够多的公众号用户以及足够的技术开放能力以后,率先于2017年1月发布了小程序,将微信站点带入2.0时代。试想,如果每个公众号都升级为小程序,那么微信是不是获得了B端的最佳内容呢?
但是,与PC时代的网站相比,小程序有个明显特点,就是目前还没有一种通用的小程序技术。也就是说,各家平台推出属于自己的小程序,各家的小程序都有自己的技术规范,比如微信小程序就不能在百度里打开,也不能在支付宝里打开。所以,谁先抢到小程序的入口,谁就会拥有小程序时代的内容优先权。而微信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当之无愧的C端流量霸主,率先推出小程序,自然对所有小程序开发者和企业吸引力最大,因此,B端也自然而然优先在微信上开发小程序。而微信小程序里的内容,是独家属于微信的,当它不对外开放的时候,其他平台是获取不到的。试想一下,如果大部分小程序在微信上,那么微信必将取代百度成为新一代的搜索入口。
当然,巨头的竞争对于小程序来说是一个天大的红利。这意味着相比APP,每个企业的小程序将更容易获得主流平台的流量扶持。